忆初心、强信仰、悟思想、谈体会——学院超大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七月党员大会
来源:综合办 发布时间:2025-07-31 访问次数:10
7月23日,学院超大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在玉泉校区行政楼608会议室召开七月党员大会。本次大会以庆祝1月至7月入党同志的“政治生日”和开展时事读报学习为主要内容,旨在加强党员政治意识,深化党建与科研生活深度融合。
会议伊始,党支部为在1月至7月入党的同志庆祝“政治生日”,由支部书记张予露同志为各位党员送上生日贺卡并寄语:希望各位党员时刻牢记入党誓词,将“共产党员”作为终身的政治烙印,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勇担历史使命。
随后,支部书记代表支部发言,对全体党员提出两点期望:一是“永葆初心,坚定信仰”,始终以党章为镜,以理论为基,坚守政治信念;二是“勇担使命,知行合一”,尤其作为学生党员,要在学术与实践中担当先锋模范角色。政治生日不仅是回望来路的纪念日,更是面向未来的警醒钟,要求党员常怀敬畏、严守底线、勇于进取。生日会在支部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中结束。
会议第二项议程,支部组织党员结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内容,开展了读报交流活动。多位党员结合党纪建设教育和文化强国战略学习成果,积极分享心得体会:
张予露:在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讲话之后,我感受到了“中国—中亚精神”中体现出的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智慧与担当,我深刻意识到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际,唯有秉持互尊、互信、互利、互助的原则,才能开辟共同发展的新境界。
王耶夫:这次的集体阅读不仅拓宽了我的时事视野,又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了我的唯物世界观与方法论。我认识到做事需要讲究方式,不能只以目标为导向,也不能用孤立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履行新时代党员的职责。
李青泽:通过阅读《多“下马走走” 别在“马上”不下来》,我深刻感受到“人民公仆”精神的分量。作为学生党员,虽无“骑马”的职位,却更需警惕“脱离群众”的隐形风险。延安时期党员干部“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生动实践启示我:学生党员的“群众”就在身边,是宿舍里需要帮助的同学,是实验室中期待解惑的学弟学妹,是校园中默默奉献的保洁阿姨。
巴浩文:在阅读《国家越开放,会促使我们更进步——对话任正非》中,我感受到了企业家的担当与中国科技工作者直面差距、聚焦解决方案的务实精神。我们作为集成电路学院的青年党员,可以从中汲取启示:一是践行开放思维,主动打破学科与国际交流壁垒,将“国家越开放,越进步”的理念融入科研实践;二是锤炼“干就完了”的实干精神,将论文写在芯片实物上而非纸面上。唯有在伟大沉默中接力,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方能在科技自立自强的征途中淬炼青春价值。
兰珲:通过党支部的集中学习和个人的深入阅读,我学习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与时代必然性和战略紧迫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思想上,我们要持续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坚定拥护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在行动上,我们要将创新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主动学习前沿科技,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的同志一同营造崇尚创新、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
葛泓岑:这次读报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发展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重塑世界,AI文物修复、海水制氢、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大模型等项目的前沿成果让我意识到科技对社会的全方位影响,未来,我希望将自己的科研专长与社会责任结合,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杨叶津: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题内容,我深刻体会到作风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深感必须以此次教育为契机,始终以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见微知著、立行立改,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合格党员。
陈晨:通过阅读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论述,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正处于社会发展大变革的时代。继互联网技术之后,泛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光带动了上层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又对底层算力基础特别是芯片、电力能源供应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作为浙大集成电路学院的学子,既应坚持学习自上向下的理论指导,又应进行自下而上的实践体悟。使用新质生产力,创造新质生产力,抓住新型生产关系下的新机遇,用创新的头脑武装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理解社会,以务实的态度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另外,支部的其他党员也从传承农业记忆、中越“红色研学之旅”、少年儿童政治启蒙、二手车乱象市场整治、城镇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多角度的多篇报道分享心得感悟,各抒己见。
本次党员大会通过政治生日仪式和读报交流活动,增强了组织归属感与政治仪式感,同时推动了思想学习与实践担当的紧密结合。未来,超大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将继续坚持理论学习与思想引领相结合,持续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党组织生活,凝聚青年党员奋进力量,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添砖加瓦。
供稿人:陈晨
摄影:兰珲、张予露